“它每一刻都在绽放,只不过这一刻照向了远方的你,光芒万丈。”指着绚烂如灯海的冰景,陪伴冰雪大世界走过12年的梦想大舞台主持人“冰城左右哥”腾越激情感慨。
这个冬天,哈尔滨,以冰雪为翼,以豪迈热情和层出不穷的创意,成为2024首个“顶流”城市。“尔滨”为何能接住这泼天的富贵?“这得益于哈尔滨多年来充分挖掘利用城市深厚的文化底蕴,不断沉淀,苦练内功,厚积薄发。”省科技经济顾问委员会旅游组副组长崔玉范说。
放入时空坐标系,哈尔滨是一座历史文化悠久多元、文明大气与生俱来的城市。这里是金源文化发祥地,北方少数民族文化与闯关东传统文化交汇,本土文化与欧陆文化碰撞交融,与热血忠魂铸就的红色文化一起,对这座城市的冰雪、音乐、建筑、美食、服装、绘画等文化的塑造与传承产生巨大影响,形成独树一帜的文化底蕴、极具特色的城市魅力。
虽然做足了攻略,刚下飞机的南方游客宁先生还是被大气磅礴的交响乐震撼了:“第一次见识现场演奏音乐迎接旅客的机场,非常特别,不愧为音乐之城。”
音乐是流淌在“尔滨”血液中的浪漫。作为我国最早接触欧洲古典音乐的城市之一,很多人在这里第一次听到交响乐,第一次看到芭蕾舞,第一次欣赏到冰上杂技……哈尔滨音乐博物馆馆长谢覃介绍:“抗联战士们在艰苦岁月里用音乐振奋斗争信心,传承红色精神,《国际歌》也是从这里传唱开来的。”以“*********水准、国际化特色、群众性参与”为方针的哈尔滨之夏音乐会蜚声中外,举办60多年来不断谱写时代华章。2023年第36届哈尔滨之夏音乐会组织活动3000余场,参演人员超2万人,与哈尔滨冰雪节形成“一冬、一夏”两大文化产业。目前,哈尔滨拥有1000余支群众音乐团队,每年开展各类群众文化活动1000余场次,参与演出人数近10万人次,观众达百万人次。2023年,哈尔滨将每年8月6日定为“哈尔滨音乐日”,成为全国首个为音乐设立节日的城市。
承载城市百年记忆的中央大街,具有独特的建筑文化和欧式情调,一直是哈尔滨市的一道亮丽风景线。今冬冰雪季,百年老街化身冰雪文旅长廊,每天人气爆棚。鄂伦春族、达斡尔族、赫哲族、蒙古族、朝鲜族、彝族、藏族等少数民族群众,身着民族盛装纷纷走上中央大街,这里俨然成了民族联欢的露天大舞台。冰雕雪塑与欧式建筑交相辉映,马迭尔阳台音乐会如歌漫卷,浪漫唯美。随着手风琴独奏《外婆的澎湖湾》悠扬响起,“小金豆”们爆发出阵阵欢呼声。“在东北听到家乡民谣特别感动,这是我见过的最美步行街。”台湾游客薛女士说。
有网友给“尔滨”二次元画像:“一米八五大个儿、出身音乐世家、爱雪上撒欢儿、有养驯鹿的鄂温克族兄弟”,还可以再具体一些:奥运冠军、爱吃西餐喝啤酒,迷恋铁锅炖和锅包肉,热爱绘画,极具时尚气质。他跟邻居喀秋莎阿姨学做的红肠,馋哭一众小伙伴。
“火爆程度堪比春运,中央大街分店一天接待1500多名客人,切六七百个冻梨。”哈尔滨百年老字号餐企老厨家第四代传承人郑树国说,哈尔滨地方菜主打中西合璧,尽显开放包容时尚洋气的城市气质。来自福建的两位“小金豆”表示,“菜码真的大,但菜品很精致,颠覆了我们对东北菜的认知。”二人按照哈尔滨美食地图的指引,早晨逛了红专街早市,中午嗨吃道里菜市场,“真的都好吃”。
“远东风味、西伯利亚风味、高加索风味、俄侨家庭风味……只有‘尔滨’能展示出这么多口味的俄式西餐。”北京游客崔先生说。源于独特的俄式西餐文化,哈尔滨被誉为“中国西餐之都”,马迭尔、华梅、波特曼、塔道斯、露西亚等俄餐厅鳞次栉比。红肠、大列巴面包、格瓦斯饮料是哈尔滨人的骄傲,美味在舌尖上绽放,如同这座城市热烈的烟火气与异域情调美妙融合的独特魅力,让人难以忘怀。
随着今冬冰雪游爆火的,还有哈尔滨的洗浴文化。最初因为寻热驱寒,泡澡蒸桑拿成为东北人与冰雪共生的生活方式之一。如今,东北各大洗浴中心已发展成社交、休闲娱乐之地,“真的是‘中国洗浴天花板’!按摩、戏水、电玩、打牌、唱歌、自助餐、书吧……没有东北澡堂做不到的。”南宁游客罗先生说。哈尔滨各洗浴中心大厅里,几乎每天摆满旅行箱,南方“小金豆”们争先恐后尝试东北洗浴“大全套”。“起初很不好意思,洗着洗着,汗蒸、盐浴、推奶、足疗、采耳、松骨……越洗越好玩,越洗越舒服。”深圳游客单女士说,搓完变白又掉秤,特别上瘾。美团数据显示,2023年12月以来,哈尔滨洗浴中心的订单量同比增长470%。
“尔滨”出圈,游客、网友对“尔滨”了解越深越迷恋,“原来这座城市如此时尚,无需粉黛,浑然天成”。
哈尔滨被中国服装协会誉为“中国新锐时尚基地”,网友盛赞“哈尔滨就是时尚的代名词”。新加坡国宝级设计师Frederick Lee在2024哈尔滨国际时装周上表示:“哈尔滨是一个能带给我灵感的城市,这里的文化、冰雪、建筑等都是我灵感的来源!”在黑龙江国际文化产业暨创意设计博览会上,冰雪版画、龙江冰雪拓、北大荒版画、北红玛瑙、非遗鱼皮画、哈尔滨中华巴洛克文创系列、黑龙江特色非遗文创产品……美丽、时尚与创意交汇生辉。
“‘尔滨’的燃爆是这座历史文化名城沉潜蓄势的必然结果,是‘共和国长子’在新时代的浴火重生和风釆再现。”省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哈尔滨市决咨委城市历史文化专家组组长何伟志深有感触地说。
承载着这座城的文化底蕴,一个个“尔滨”人在文化传承与创新中不断传递着城市精神。就像那坚持了25年,疫情期间无论再难也从未失约的冰雪大世界;就像建校100多年来,不断传承发扬铭记责任、求真务实、海纳百川、自强不息、开拓创新精神的哈工大人;就像一旦冲起来,便勇往直前、难以阻挡的奥运冠军“任子威们”;就像屏幕前攥紧拳头,不断@老乡:“终于轮到咱了,一定顶住”的离乡游子;以及那名来自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的“壁纸女孩”,深情告白“清澈的爱,只为中国”……
近日,到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参观的游客暴增,家国情怀令人动容。元旦三天假期,参观者3.63万人次,同比2019年接待量增长483%。截至12日,开年不足半月接待参观者超10万人次。“感谢大家行程中有这一站”成为“尔滨”爆火流量中最让人泪崩的热搜。
何伟志表示,历史是时间的流逝,也是精神的聚合;时代是岁月的叙事,也是未来的坐标。城市精神是一座城市独具特质的精神品格和精神理念,是城市的灵魂,是凝聚和团结全体人民实现城市奋斗目标的共同信念和追求。哈尔滨长期以来形成的以开放包容、时尚活力、诚信敬业、和谐奋进为基本内涵的城市精神,是对哈尔滨丰厚历史文化底蕴的集中展示、必然释放和乘势而兴。从哈尔滨变成闻名遐迩的“尔滨”,是整个城市精神的一次集聚展示和有效彰显,也是对哈尔滨城市文明、城市品格、城市气质的一次整体检阅。
来源:黑龙江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