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我们的网站-{北仓门生活艺术中心官网}
北仓门文化艺术网
首页 > 人物风采 > 艺术家风采
 
王羲之无锡行旅
发布者:admin  发布时间:2012-9-1 10:08:10  点击:6970

      王羲之当年常常喜欢在自己(无锡王右军)府第外散散步,看看建筑,欣赏无锡城东三百步外、少说百十亩大的一个大荡(白水荡),看天上白云,看荡中水流,看岸边柳树。时见南渡人群从门前走过,忘不了的是那北来的一对爷孙。虽然风尘仆仆,老人眯着的老眼始终不离年幼的孙儿。孙儿笑,老人笑,孙儿颦,老人愁……王羲之为什么忘不了那北来的一对爷孙呢?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童年啊。

  王羲之是五岁时(公元307年),随父亲王旷从故里琅邪国临沂县都乡南仁里(一说开阳县城),南渡来晋陵(常州)无锡洛社(后迁无锡崇安寺)的——洛社晋代时在武进、无锡一带,属常州,现在属无锡——历史上地望变化是常有的事,象天上的白云,一会儿变成另一种样子了。

  有关王羲之的童年乃至生卒、行旅、作品,历来说道颇多,千儿七八百年来,专家学者论文专著已经浩如烟海了。众说纷纭啊,仅王羲之的生卒年,《简明大不列颠百科全书》说是“公元303年-361年”。《辞海》有三种说法:321-379年、一作303-361、又作307—365,可见《辞海》也给搞糊涂了。我比较赞同303-361年一说的。


  还有人说,王旷公元300年奔吴, 303年生次子王羲之(我是很愿意王羲之生在无锡的,毕竟是故乡的荣耀啊)。又有人说,王羲之是五岁时从琅邪国国治开阳县南迁建邺(南京)乌衣巷的,典出《景定建康志》十六引《旧志》云:“乌衣巷在秦淮南,晋南渡,王谢诸名族居此……”,——非常有意思啦,毕竟是书圣嘛毕竟是世界名人嘛。只要有确凿的史料支撑,说王羲之在日本印度俄罗斯阿尔巴尼亚生活工作过也没有什么不可以。——事实上,与王羲之同年代的琅邪国临沂县的王氏族人当时确有选择渡海去了日本的。

  但是,说王羲之五岁时迁居无锡,有一个人物是要重点交待的,王羲之的父亲王旷。不说王旷,王羲之的一切无从说起。对王旷我一向是非常同情的。这是一个悲剧人物。不知为什么,一说王旷我想起北宋的杨业杨老令公——《全晋文》王旷小传说他‘惠帝(290—306年)时侍中’。侍中直接服务于皇帝,皇帝出宫,正员侍中负玺陪乘,为皇帝亲信近臣。——由此我很不成熟地想,这个时候(300年)说王旷奔吴,定居晋陵,有证据支撑吗?

  永康二年(三○一年)正月,专擅朝政的赵王司马伦自认为时机成熟,废惠帝自立为帝(的八王之乱啊。西晋后中国社会近三百年大混乱由此发端)。王旷久居京师,目睹朝政险恶,多方谋求外任。但是他的几次外任都不顺利。三○五年八月(或稍后吧) 王旷奔吴,任扬州丹阳太守,但四个月后被陈敏逐走,令江南大士族顾荣接替他。我以为,这一次丹阳之任如此短暂,王旷立足未稳,举家移居晋陵也是不现实的。但是,这四个月,他应该是做过一些调研工作的,这恰恰催熟了他倡议晋室南渡的想法。

  永嘉元年(三○七年),东海王司马越起兵打败司马颙,立司马炽为帝。琅邪王司马睿被司马越任命为平东将军,监徐州诸军事,留守下邳。这时候的王旷(传王旷与司马睿是姨兄弟)已回到侍中这个位置上,得到了司马越的信任,他应该为司马睿说过不少好话做过不少工作的。此时,西晋的统治者也意识到王朝危在旦夕,希望准备个退路,以备不测。在恰当的时机里,王旷“首创其议”,联合司马睿向晋怀帝司马炽提出“南渡”获得批准(应该是司马越批准吧)。推动司马睿南渡并终建立东晋王朝,王旷是立了大功的。后来的事实也证明,司马睿也是领这个情的。——司马睿是司马统治集团中少有的讲一点封建道德的帝王。——公元307年,琅邪王司马睿在一片混乱中被任命为安东将军,都督扬州江南诸军事,假节、镇建邺。——从睿渡江者达百族之众。历史上有名的“永嘉南渡、衣冠过江”嘛。

  五岁的王羲之在这仓皇辞庙的滚滚人流中,开始了他的无锡行旅。——资料显示,永嘉初(三○七年),天下虽乱,从青州经琅邪、徐州去洛阳,道路尚通。南渡(长江)之路还当更顺一点。——从淮北方向向江南仓皇而来的司马家族和以王氏家族为首的门阀士族,按常例应先到扬州,选长江流经泰兴、靖江一带(这一带水流相对平稳,南渡者都从这一带江面过江)渡江南下,上岸是晋陵。晋陵其时辖地甚大,便于地安置。这跟当年送苏南知青到苏北盐城去插队差不多,盐城有八县之大,便于地安置。

  关于永嘉南渡引发的中国人口南迁浪潮,谭其骧先生在《晋永嘉丧乱后之民族迁徙》和《简明中国移民史》中有充分论证阐述。这个浪潮由永嘉年间(307年)发端,到南朝刘宋朝元嘉年间(公元424年-453年)收盘,为时达一个半世纪之久,前后有4次高潮。——前两次南迁浪潮,把江苏能居住的地方都塞满了。所以到公元329年后第三次南迁,江苏已无力承受移民。——以王氏家族与琅琊王司马睿相互依存,关系之铁,当是首批移居晋陵者。不可能等到公元329年后第三次南迁,跑到江苏以南的省份去。或者抢在首批南渡者之前,307年前移居晋陵。如是,太不仗义太不够意思了吧。

  王羲之不知道后人会对他的生卒、行旅如此较真,如果他还活着,断然会很山东地说:俺是山东人(读:硬,ying)。——那时候他只有五岁啊。驿道上车水马龙、尘土飞扬,军士们来回巡护(琅琊王司马睿、王旷、王导不会在队伍中,前线战事吃紧啊。但有重兵护送是肯定的)。大人们频频回望,虽说是衣冠过江,祖庙带不走啊,故土难舍啊,或抽泣或失声号啕了呀。孩子们却是别一番心情,抑或在偷着乐呢(大人无心逼他读书写字啦,象现今的小朋友,不用被逼着弹琴画画啦)。王羲之虽不爱说话,可这并不妨碍他内心的向往和欢乐呀,并不妨碍他新鲜着眼睛看沿途风景呀,大平原、大山、大河、大江、大湖、秦时明月汉时关……江南的青山绿水,杨柳依依,小桥流水,池塘里的白鹅……步换景移,昼替夜伏,太不可思议了,太好玩了,太浪漫了……王羲之而言,这个南渡之旅,可以说影响了他一生的行止,决定了他的命运走向。

  正当南渡人群中的很多小朋友希望这样的行旅不断继续下去时,晋陵到了。虽说人生如旅,但人不可能一辈子行走在路上,总得有个驿站有个地方歇歇脚吧。王羲之歇歇脚的地方是晋陵无锡洛社(后迁无锡城内,即的崇安寺)——有个外地朋友奇怪着脸问我,他怎么没听说过?我本想说你没听说过的事多着呢,说出来的是:那太遗憾啦。

  也难怪,王羲之的祖籍和南迁后的居住地,历来的史料大都以 “祖籍琅琊临沂(今属山东),后迁会稽”一笔带过。今人一说王羲之,说会稽(绍兴),好象王羲之打小长在会稽似的,——我这么说不是贬低绍兴,绍兴是个好地方,没有绍兴没有《兰亭序》。事实上王羲之出任右军将军、会稽内史的时间很短暂。担当临川太守、征西幕府参军、江州刺史、护军将军等加起来也不过数年时间。公元353年写《兰亭序》时,他已是个老先生了。永和九年(355年)三月,老先生称病弃官,携子操之由会稽蕺山徒居金庭(今淅江嵊州)……

  那么前边几十年王羲之和他的家人所居何处呢?这一段是个空白——有人说是南京。典出《景定建康志》:“乌衣巷在秦淮南,晋南渡,王谢诸名族居此……”,但其中提到王羲之了吗?没有。南京说的作者也这样说:王羲之南迁跋涉之景及生活在乌衣巷的少年时代,无资料可考。可见这个作者做学问是十分严谨的。——南京说的结论估计是这样做出来的:因为王氏家族南渡后居住在乌衣巷 ——王羲之是王氏家族中一员——所以王羲之是五岁时从琅琊国国治开阳县南迁建邺(南京)乌衣巷的。这也不是空穴来风,一点影子没有的事——我试着这样想,此时是西晋未年,作为当年东吴王朝都城的建业(今南京),已沦落为扬州下属的丹阳郡管辖的一个落寞的县城。乌衣巷原址这一处旧日东吴黑衣军士的兵营,早已是一片荒芜。司马睿仓惶南渡,远未站稳脚跟,忙于组建安东将军府、部署扬州江南诸军事,调动兵马抵抗北兵,建邺城内忙得人仰马翻的。此时,渡江的百族之众一下子涌进建邺(南京)城内,不但司马睿等无力顾及,这座小县城也是断然是吃不消的。其二,据《晋书》卷九八《王敦传》说“帝初镇江东,威名未著,敦与从弟导等同心翼戴,以隆中兴”。这个时候的马王联盟事事当小心翼翼,司马睿等不会在南京建造宫室和在乌衣巷为王氏家族等大兴土木。以免引起司马越的猜忌。其三,307年,王氏家族不会住到为晋室为南渡士族划分安置的侨郡之一“临沂县”(在晋陵江乘境内。江乘,秣陵县,现南京江宁)去。因为,为南渡士族划分安置侨郡是326年后晋成帝的事了。所以,307年,包括王氏家族在内百族之众,甚至司马睿的家族都可能暂居晋陵郡的治所武进一带。郡治之地相对繁华啊。相对于建邺,这里安全得多。这与谭其骧先生考证也是吻合的。

  再让我们打开《咸淳毗陵志》——《咸淳毗陵志》是宋代咸淳年间(公元1265年-1274年),常州知州史能之主纂的地方志,是全国仅存的十几部宋修府志之一。清史家赵怀玉称其为“体例赅备、可称良志”。( 咸淳是常州历史上有过的名称之一)……《咸淳毗陵志•卷二十五•观寺》说:崇安寺,在(无锡)县东三百步,晋兴宁初建。本王右军旧宅,太平兴国初改今额。建炎中毁,后重建。绍定间创千佛阁于东庑……元代王仁辅纂《无锡县志•卷三下》载:崇安寺在州城内,去州三百步。建于东晋兴宁二年,始名“兴宁”。宋太平兴国初,赐今额……或云寺本王右军故宅……《咸淳毗陵志•卷十七•古迹》:王右军庄,在县西北三十里洛社镇。《风土记》云:晋王右军别墅,一夕闻众喧哄如市声,潜窥之,状皆鬼神,因立镇市。今开利寺是……元代王仁辅纂《无锡县志•卷三下》:晋王右军庄在今洛社市,去州三十五里。《风土记》云:其地隋时一夕,云气布集,喧闹如市声,人潜窥之,皆鬼神,后乃置市。近人纂无锡县志卷十三载:开利教寺,在县西北洛社镇,旧传为王右军庄,梁太清初建,始名兴福,宋景祐三年赐开利教寺……有池曰洗砚,亭曰观鹅……静慧寺(兴宁寺)即崇安教寺,在城中大市桥之东,晋哀帝兴宁二年建,或云王右军故宅,榜其门曰,祝圣都道场,宋太平兴国初赐崇安教寺额……藏经阁前有墨池,东有祝圣放生池。——可见王羲之歇歇脚的地方是晋陵无锡洛社、后迁无锡城内崇安寺已不是孤证。

  建武二年 (三一八年)三月,司马睿即皇帝位,大赦,改元‘太兴’,文武增位二等。王导、王敦拥立司马睿即位有功,受到司马睿的极度宠信,甚至在他登御床时,也要王导同坐。此时,王氏家族盛极一时,成为江左大族,有‘王与马,共天下’之称。——317年前后,王导家族搬离居住十年左右的无锡王右军府(今崇安寺。王导也曾做过右军将军),搬进南京乌衣巷。王导等在钟山附近还有赐田 (建康钟山大爱敬寺侧,有赐与王导的田八十余顷,见《梁书•太宗王皇后传》) 。水到渠成了啊顺理顺章了啊不搬也不行了啊——你听到王氏家族的高堂大屋前的燕声喃呢了吗?——王羲之一起去南京乌衣巷了吗?没有,为什么呢?309年,王旷出事了。
上一页:方宋:意象写实之路
下一页:张光宇:被遗忘的漫画家
    
人物风采
[文化访谈] > 【中国艺术人物访谈】… > 对话戴斌:四川靠什么… > 王子虚 —— 一个非原…
[文化人物]
刘亚安笔下…
李赞集:无…
马一鹰:“…
[艺术家风采]
澄净内心的…
吴佳君:书…
歙砚风骨 其…

艺术机构
爱乐乐团
上海书画院…
金色塔画廊…
华韵琴行
吴门艺苑
江苏省女子…

 

 政府网站 | 无锡市委宣传部 无锡市文广旅游局江苏省委统战部 | 无锡市委统战部 无锡市工商业联合会 | 无锡市共青团 | 梁溪区政府 |

 艺术网站 | 东方艺术网 | 雅昌艺术网 | 中国题字网 | 

 
Copyright © 2012 北仓门生活艺术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江苏无锡市梁溪区北仓门37号 TEL: +86-510-8232 9999
Website:www.bcm-art.com     苏ICP备1200628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