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我们的网站-{北仓门生活艺术中心官网}
北仓门文化艺术网
首页 > 非遗博物馆 > 刺绣文化
 
中国刺绣艺术大师张小红
发布者:admin  发布时间:2014-8-12 14:25:38  点击:2104

 

  一走进江西新余的“渝州绣坊”,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副双面夏布绣,它将傅抱石先生的名作《丽人行》中的韵味表露无疑--“长安水边多丽人”,“态浓意远淑且真”。层叠绣、透针绣等各种复杂的针法,似虚非虚、似实非实,在融合了夏布自然的肌理之后,整个绣面色泽古朴,典雅深沉。这幅作品已经被中国刺绣艺术馆珍藏。

  绣坊的领办人叫张小红,她正充当绣坊的讲解员,给来参观的游客细致讲解有关绣坊和夏布绣的点滴。

  所谓夏布绣,俗称麻布刺绣,是以材质命名的绣种。起源于北宋,流传于民间。夏布绣的主要特征是在刺绣过程中通过线条排列的粗细疏密及虚与实的交替互动来表现物理形态,以简单的线条在有限的空间里表现丰富的视觉效果,线条被大大地突出,色彩被相对弱化。

  生活所迫:她将一生爱好发展为终生事业

  56岁的张小红,一袭墨绿色旗袍,烫染成栗色的齐肩小卷发被小心翼翼的拢在头后,薄薄的斜刘海也被打理过,一丝不苟。脸上的皱纹并不特别明显。略微精致的淡妆和着装,衬出了一种江南绣娘的气质--事实上,她是一个的绣娘。

  张小红出生在“剪纸之乡”--江西瑞昌,从小她便喜欢在外公家生活。在她的印象中,外公家有个很年轻的姑婆,长得很漂亮,但是身体不好,总是在阳光下剪纸绣花,而她的太婆又是远近闻名女红高手,耳濡目染下,刺绣便在年仅5岁的张小红心中扎下了根,与她结下了不解之缘。

  从小到大,她身边的好姐妹都“沾过光”,“她们都享受过我的作品,包括电视机套、窗帘,我都帮她们绣过。连我结婚时的枕头、桌面盖都是我自己绣的。”曾经有段时间,她的丈夫在庐山工作,每次张小红去看望丈夫,都会在那附近买一些刺绣类的书来看,那个时候丈夫的父亲不太喜欢她的做法,认为她应该用这些钱给孩子买东西,而不是买一些“随便的书”。但是张小红是爱这个,所以也一直坚持下来。

  2002年,张小红从工厂下岗了。当时丈夫的工资很低,自己也没有收入,儿子又还在上学。面对经济压力,张小红突然想到自己“刺绣”的手艺,可是那时她只会民间刺绣,对于艺术刺绣,她所知甚少。在丈夫商量后,她毅然拿着自家仅有的几万块积蓄,去苏州学习了半年的“艺术刺绣”。回来后,她便把儿子的房间腾出来建了一个刺绣工作室,然后联系身边那些喜欢针线活的姐妹,一边教她们夏布刺绣,一边自己开始琢磨夏布绣如何在已有的特色上继续创新,这便是张小红刺绣事业的步。

  之后这个队伍发展越来越大,2004年时,张小红在新余市的“抱石画室”举办了一个个人展,反响比较大,也得到了新余市妇联和相关部门的支持。得到鼓励后的张小红更加鼓足了干劲,也对未来充满了信心。展览之后她便借了十万的外债,租了一层楼,开了一个绣坊。并且绣娘的队伍也开始面向社会,凡是喜欢夏布艺术绣的,张小红都会接纳,免费教授技巧。那个时候,张小红有着满满的斗志,想要将夏布绣发扬光大,但是她没有料到,这才是刚刚起步,后面才真是“路漫漫其修远兮”。 

兴趣使然:她愿倾尽家财只为夏布绣未来

  “这个绣坊那一年不仅没有挣钱,还让我赔了两万多。”之后,丈夫便对张小红的“刺绣”事业有些意见,觉得妻子花光了家里所有的钱,还借了外债,但是却没有看到任何回报。家人的质疑和反对,实实在在的经济压力,让张小红次萌生了退却之心。

  但是2005年的时候,张小红带着自己的作品跟四大名绣一起参加展览时,她发现这些名绣大师对夏布绣有些排斥和歧视,这个事情深深地刺激了张小红。在她看来,四大名绣当年也都是从民间刺绣发展而来,江西也有民间刺绣,只不过艺术刺绣发展的稍微晚了一些。而也正是因为后发,江西夏布绣保留了很多传统特色,很有历史的味道。“我当时觉得我要坚持下来,这个事情如果不一直走下去,那不仅之前的努力全部白费,而且也对不起跟着我的绣娘,重要的是对不起夏布绣这个充满价值的艺术。我自己辛苦点、穷点没关系,我一定要发展起夏布绣。”张小红精修过的细眉皱了起来,回想到那段艰辛摇摆的岁月,她并不太开心。

  她终成功劝服了丈夫,并且又借了一些钱。而这个时候,绣坊的情况开始有所好转。当时的领导班子在搞招商引资的时候,总是把夏布刺绣当作交流的礼物和亮点,而张小红的作品也屡屡获得省级甚至奖项。“我们当年的营业额达到了30万,06年又翻了番。”

  当手里有多余的钱时,张小红又有了一个想法。几年来对夏布绣的研究让她发现,江西很多民间刺绣的作品都被一些发达地区的收藏家一麻袋一麻袋的收走了,这让张小红很心疼。“我觉得这是我们夏布绣的历史,是我们江西历史的一部分,他们这样收走了,不是变成他们的历史了吗?”于是,张小红也抽时间去江西周边收集夏布绣的作品。当时家里对这个做法还是不太同意,所以张小红总是谎报收购价。“10000的我说1000收过来,1000我说100。他们不太懂,所以也不怀疑价格。如果那个时候我能全力以赴的收集,能收到更多更好的东西,但是考虑到家庭,我没有那么做。”张小红估计了一下,自己花了几十万在收集这些夏布绣的作品上,但是对于现在的市场估值,她说她也不知道。

  每次收回来的刺绣作品,她都会研究色彩、针法以及作品表达的意义。她觉得这些东西越研究越有意思,她也越来越觉得自己的坚持是正确而且充满魅力的。

  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到夏布刺绣,2006年的时候,张小红在江西南昌也开了一家分绣坊,但是那里主要是陈列一些绣娘的作品,现在已经迁到699。

  东西越收越多,当时的小绣坊根本陈列不了这些“宝贝”,而更多获奖的作品也需要地方来展示,让更多的人欣赏,张小红觉得她需要更大的地方。

  2011年,张小红卖掉自己居住的房子和给儿子准备的一套房,又向银行贷了200万,总共花了600万购买了现在的“渝州绣坊”。“我儿子和丈夫开始都不同意,这简直是要了我们当时所有的钱,还要贷款,但是我儿媳妇是广美毕业的,她很支持我,她负责说服我儿子,我说服了我丈夫。”

  开馆典礼时,张小红请来了四大名绣六个大师以及清华大学的李砚祖老师。“他们都很吃惊我们夏布绣,给予了高度评价,李老师甚至说,如果中国一定要评一个第五大刺绣,那肯定是夏布刺绣。”

  但是其实这个地方也不够大,张小红一共有7个樟木箱子,里面全是她收集来的东西,“现在陈列出来的,只是一个箱子的东西,地方还是不够啊”。可是目前来看,张小红已经没有办法再扩大这个地方了,贷款还没有还清,绣坊的营业额又越来越不好,她只能在想看这些收集品的时候,来到收藏室,根据樟木箱外面贴着的已经发黄的手写类目清单,找到自己想要的,拿出来抚摸。 

社会压力:她要将艺术与市场结合坚持到底

  现在的“渝州绣坊”,虽然面积不大,但是张小红带领的绣娘队伍却“战绩累累“。夏绣作品先后荣获包括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和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金奖”在内的、省级金、银、铜奖60余项,并有12幅作品分别被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邮政邮票博物馆、中国刺绣艺术馆等博物馆馆藏。“夏绣”被列为江西名、优、特产品参展2010上海世博会,被授予江西省旅游商品。夏绣工艺及作品被中国刺绣专业委员会认定为中国艺术刺绣新绣种,填补了江西艺术刺绣空白,被专家誉为“中国夏布绣”。

  而张小红也收获了很多的荣誉。她现在是中国刺绣艺术大师,担任中国工艺美术学会刺绣专业委员会理事,她的工作室也被评为工作室。她还是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技术能手以及第六届江西省工艺美术大师评委。她先后培养了300多名夏布绣娘,这些人中目前有60多名为绣坊工作,其他的都自行创业,在各地发展夏布绣。这60人中,有3位跟着张小红十余年,目前是市级刺绣艺术大师。

  越来越多的事务让张小红愈发繁忙。她每天早晨6点都会准时醒来,收拾好家里的事情后她会赶到六个绣坊去检查绣娘的作品,只要发现有一点点瑕疵,她会要求绣娘剪掉重来。“我要,我这里出去的都是精品。”她还会详细要求织娘织出具有特定纹理的夏布。“夏布的特色之一是利用夏布本身存在的肌理,较大的留白来表现韵味。”

  此外,张小红总是抓住一切学习的机会来充实自己,比如每天坚持自己看书,去清华大学艺术系和中华美院学习纤维医术和色彩搭配等。“我要给我的绣娘以及我的夏布绣带来更多的东西。我自己的生活可以无所谓,我的衣服都是我儿媳妇买的,我没时间管,但是这个艺术上的东西,要坚持每天学习才能进步的。”她每次参加展览的题材都不一样,非常注意跟江西传统的工艺相结合。比如《江西客家刺绣童帽系列》是张小红在看到自己收集的童帽之后偶然得到的想法,这个系列作品获得“中国工艺美术文化创意奖”金奖,同时被台湾收藏家收藏。

  说到儿媳妇,张小红说,儿媳妇已经决定跟她一起合作,将夏布绣和市场结合,既有精品用来收藏,也要跟日常生活用品结合起来。“比如眼镜盒、桌垫,我很有信心,肯定能有大发展的,结合到了日常生活,也许了解喜欢夏布绣的人会更多了。”

  其实张小红想做的,是什么事情都不管,潜心刺绣,研究新针法,给夏布绣更多的特色。“但是为了夏布绣,让我做这些,我觉得都值,所有的执着、坚持或者矛盾、阻碍,我觉得都很值。一方面体现了我自己的价值,另一方面,如果这个绣种真的成了中国第五大绣种,我为整个社会做了好事。”

  张小红说,她想要的都得到了,的遗憾是还有很多人没有认真领悟到夏布绣的价值。“刺绣本身是个特别考验耐心的事情,我绣《清明上河图》的时候,绣七八个小时,绣了快两年。现在社会很浮躁,很少有人愿意来欣赏这些,更不用说加入我们。”绣娘小李来了8年多,她说她是真的很爱这个夏布绣,也只有热爱才能坚持的下来,因为有的时候真的很枯燥,可是所有的枯燥在看到自己作品完成的一刹那,会烟消云散,剩下的是满满的满足感。

  “如果这个绣坊撑不下去,我会卖掉南昌的房子,无论如何,我要撑到。”

来源:中国广播网
上一页:让刺绣告别“四怕”
下一页:苏绣代表性传承人姚惠芬:佳人巧手慧心
    
非遗博物馆
[非遗资讯] > 非遗传承的青春力量 > 工业遗产在博物馆中复… > “非遗+旅游”助力文旅…
[中华] > 山东济南实施泉城品牌… > 维权 面临成长的烦恼 > 的“吃货经济”如何走…
[刺绣文化] > 锡绣妙手绣紫艺 > 丝绸“”如何焕发新生… > 刺绣给我的启示

 

 政府网站 | 无锡市委宣传部 无锡市文广旅游局江苏省委统战部 | 无锡市委统战部 无锡市工商业联合会 | 无锡市共青团 | 梁溪区政府 |

 艺术网站 | 东方艺术网 | 雅昌艺术网 | 中国题字网 | 

 
Copyright © 2012 北仓门生活艺术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江苏无锡市梁溪区北仓门37号 TEL: +86-510-8232 9999
Website:www.bcm-art.com     苏ICP备12006283号-1